900城市空降可约的注意事项_美团叫小姐暗语_qq叫小妹快餐_杭州品茶私人工作室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ぷ苷?/a> > 新闻中心 > 绿色发展评价

以“责任延伸”“以旧换新”领跑绿色发展——山西农膜污染治理见闻

  “地膜必须回收!不回收来年西红柿的根就会扎到膜上,影响植株生长,影响我们收入。”山西省壶关县店上镇绍良村阳光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栗交忠说。

  农户有期盼,政策有扶持。山西是怎么办的?2023年、2024年,山西分别在36个县和45县开展了中央财政项目地膜科学使用试点工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阳高县通过实施地膜的‘生产者责任延伸模式’,有效加强了废旧地膜的回收和处理;壶关县以‘以旧换新’模式,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地膜回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山西省农业生态?;び胱试辞行闹魅握啪覆ㄋ?。

 

  小型地膜回收机在田里作业。

  11月1日和8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分别在大同阳高县、长治壶关县召开了北片、南片现场会,推广两县的好做法。

  “目的是提高认识,坚持科学使用地膜,通过分类实施,实现废旧地膜全处置?!鄙轿魇∨┮蹬┐逄匙槌稍?、副厅长姚继广说。

  谁生产谁回收 推动地膜回收机械化

  “我们是地膜企业雇来捡拾地膜的,每天平均一个人可以捡一亩多的地膜,两个月能把地膜捡完。”秋收过后,开始入冬的阳高大地上,随处可见捡拾地膜工人的身影。来阳高县龙泉镇南关村打工的农户孙大娘正忙着用铁丝扭成的、模样像弹弓般的工具划开并拽出深埋在田地中的地膜。

  在阳高县罗文皂镇太平堡村,记者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一辆农膜回收机在田间疾驰,所过之处尘土飞扬,覆盖在土地上的地膜迅速被机器卷入,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现在操作的是全国最先进的地膜回收机器,一天可以回收250亩地的地膜。在回收过程中,机器会将距离地面二十厘米以上的秸秆进行粉碎,这样地膜破损少,有利于提高拾净率与残膜清?。徊⑶艺馓ɑ骺梢越崭逊劬寂兹?,有利于农业后续作业。”地膜回收机具制造商王经理说。

  阳高县地处高寒冷凉区域,地膜的增温保湿作用,让地膜成为当地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阳高县平均每年使用农膜2500吨,其中地膜1500吨、棚膜1000吨。2024年,全县主要在玉米、蔬菜、杂粮等覆膜作物上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8万亩。

  加厚高强度地膜的推广,有效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实现了出苗率高出苗壮,使用后拉力仍然较强,便于回收,极大地方便了农民操作,促进产量增加的同时,还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但是,回收工作形势依然严峻,阳高县“生产者责任延伸模式”的实施,让卖地膜的参与地膜回收,推动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刮风,地膜满天飞,看着形象不好,飞到眼前身上更是心烦?!彼锎竽锉г顾?。

  起初,阳高县采取的是人工捡拾办法,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在企业的牵头之下,农膜回收机的引进、示范、推广,让农户看到了机械化替代后的成效,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向高效环保的方向转变。

 

  地膜回收利用现场会,与会代表正在现场参观。

  “今年的目标是确保农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试点以来,有效地减少了由于地膜残留对土壤的污染和破坏,对周边县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毖舾呦嘏┮蹬┐寰窒喙毓ぷ鞲涸鹑送踔久魉?。

  “我们深受启发,回去也准备这么干?!彼分菔杏ο嘏┮蹬┐寰值母涸鹜舅怠?/p>

  以旧换新激活绿色发展

  “2013年刚刚开展地膜以旧换新工作时,老百姓其实并不捡拾地膜,因为不确定到底能不能换上新膜,大家都处于观望状态,一整年总共才回收了45吨。眼见为实之后,2014年起,农民的积极性特别高。2016年,在田间地头地里的地膜都被农民捡拾回来了,回收吨数创史上最高,整整回收了1200吨的废旧地膜。实现了天上无飞膜、树上无挂膜、地头无堆膜?!焙叵嘏┮蹬┐寰只繁U菊境の核怠?/p>

  壶关县是典型的干石山区,以山地为主,地表起伏较大、坡度较陡,土层相对薄,不利于植物对于养分的吸收。石灰岩排水性好,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差,且壶关县干旱缺水,历史上被称为“干壶”。

  自20世纪80年代末,壶关县开始探索种植旱地西红柿以来,地膜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地膜覆盖技术,农民可以有效保持土壤湿度、抑制杂草生长、调节地温。特别是在干旱缺水、昼夜温差大的壶关县,地膜成为了西红柿高产高质的关键技术。

  生产离不了,但是也烦恼。从2008年开始,阳光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栗交忠就和废旧地膜较上劲,要求社员必须把地里的废旧地膜捡得干干净净,不影响来年的西红柿种植。有了财政资金支持后,栗交忠的烦恼没了,回收地膜的那股劲更大了。

  “我们回收点在2014年开始进行地膜回收工作,在壶关县是一个回收大点。店上镇的各个村我们都设有网点,全县共计有40个网点左右?!焙叵氐晟险蛏芰即迮┳市庞煤献魃绲啬せ厥胀愀涸鹑饲毓焖?。

  据介绍,壶关县现在已经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共建成9个乡镇回收网点、1个农膜生产及废旧农膜加工再利用中心。

 

  农户在回收点上缴废旧地膜。

  “废旧地膜以前捡回来没地方放,从2015年开始,我们捡的地膜都会运到回收站去换新膜,5.5斤废膜就可以换1斤新膜呢,变废为宝了?!崩踅恢宜?。

  壶关县开展“以旧换新”工作以来,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还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白色污染”问题,推动了旱地西红柿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尤其是这两年,有了中央财政资金项目的支持,我们这项工作成为百姓赞扬,省市表扬的标杆?!焙叵嘏┮蹬┐寰指涸鹜舅?。

  据介绍,壶关旱地西红柿种植已覆盖全县10个乡镇170余个村,年均种植面积5万余亩,亩均产量7500公斤,总产量37.5万吨。亩均收入1.5万元,总产值7.5亿元,带动1万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户均增收5000元。

  由此,废旧地膜回收及资源化利用工作成为山西省践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之一,成为山西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推手。

相关附件: